在蒲江县民政局指导下,蒲江县社会关爱援助中心聚焦困难群众 “急难愁盼”,以 “精准识别、专业服务、资源整合、规范管理” 为主线,构建 “数据赋能 + 多元协同 + 全程监管” 关爱援助体系,为困难群众筑牢民生保障网,绘就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温暖底色。
数据赋能精准识别 筑牢帮扶 “数字底座”
中心以 “底数清、情况明、需求准” 为目标,搭建动态化困难群众信息管理平台,全面整合低保、特困、低保边缘群体基础数据,建立涵盖帮扶需求、救助资源、服务记录的电子档案库。通过 “入户核查 + 系统比对 + 动态监测” 三重机制,全年完成 197 户 316 人新增对象评估,实现 2139 名困难群众信息实时更新,为政策精准落地提供 “数据指南针”。“我们每月开展数据筛查,确保困难群众‘应帮尽帮、应退尽退’,让救助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。” 中心负责人表示。
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锻造专业服务 “主力军”
打造 “社工 + 志愿者 + 网格员” 协同服务队伍,通过 8 次个案督导、4 场专题培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。针对急难家庭实施 “评估 — 建档 — 施策 — 跟踪” 闭环管理,开展低保救助、病残助学等专项行动,累计为 1109 人次困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,为特困家庭提供住房装修、家电配置等 “定制化” 援助。网格员李大姐感慨:“现在上门服务更有章法了,从需求评估到方案落地,都有专业流程指导,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。”
多元联动资源整合 构建共治 “同心圆”
深化 “政府主导 + 部门协同 + 社会参与” 机制,联动民政、妇联、教育等部门及光良酒业、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力量,形成 “资金 + 物资 + 服务” 立体化援助模式。全年募集资金物资超 2 万元,开展 “夏送清凉、冬送温暖” 等关爱活动 14 场次,为散居特困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578 人次。“我们联合慈善会打造‘慈善 + 救助’品牌,不仅解决物质困难,更通过志愿服务传递社会关爱,让帮扶更有温度。” 中心工作人员介绍。
全程监管筑牢底线 守护救助 “公平线”
严把救助入口关,对新申请对象实行 100% 入户复核,同步建立 “季度抽查 + 满意度回访” 质量监管体系,对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全覆盖考核,整改问题 23 项。通过 “阳光公示 + 政策解读” 强化社会监督,全年发放《民政惠民指南》5000 册,微信公众号推送政策信息 36 条,阅读量超 1.2 万次,获市级媒体报道 1 次,实现救助过程透明化、规范化。
下一步,中心将持续深化 “精准帮扶、多元共治” 机制,依托数字化平台拓展服务场景,培育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帮扶,以更实举措解决群众 “急难愁盼”,为蒲江民生保障事业注入新动能。